药师经入门网
标题

佛教为何一直倡导忏悔?

来源:药师经入门网作者:时间:2023-05-24 16:05:25
佛教为何一直倡导忏悔? 忏悔,是认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并决心改正。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
佛教为何一直倡导忏悔?

忏悔,是认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并决心改正。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忏悔是我们与诸佛最虔诚的对话,是消除宿业的主要方法,也是止恶从善必经的程序。业障既由恶业所造成,当然,也就必须先消除恶业,业障才可望消除。

忏悔的五个要点

1、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

2、要相信因果报应,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会得到相应的果报。

3、要在我们发现错了之后立即忏悔,不能等以后再说。

4、不是忏完就完了,忏悔最重要的就是“未来之恶更不敢造”,没有这个心不能称其为忏悔。

5、忏悔要以佛法僧为对象。

礼佛的忏悔功用

在佛门寺院的晚课中,有篇“大忏悔文”。主要的内容就是称颂、礼拜八十八佛;然后念上一篇忏悔文,以表示发露忏悔;最后是发愿回向。

除了八十八佛为寺院晚课必须称念、敬礼之外,一般佛教徒也有只礼拜一尊佛或菩萨的。像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以及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等,都深受佛教徒的恭敬与礼拜。经典上也都有记载敬礼这些佛菩萨的功德,除了能消业障灭罪,也能增长福德智慧。

总之,礼佛对一般佛教徒来说,是有它重大且广泛的意义。因此,忏悔时自然就少不了礼佛。

忏悔方法的演变

比丘戒律中规定的,犯了戒必须在僧团中发露忏悔出罪;但在僧团中,似乎可免了,犯了戒只要礼佛、向佛菩萨忏悔就好,何必那么麻烦呢?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但犯戒很容易,尤其是出家比丘、比丘尼,他(她)们受持的戒条多(比丘戒有二百多条,比丘尼戒有四百多条),可以说,出家人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都在戒律中,稍有不慎,便会犯戒。犯了戒,自有戒罪;戒罪不除,后世就会受到罪报。但要如何除罪呢?要依作法忏来除罪,在当前的佛教界,已是不大可能了。犯了比丘(尼)戒,竟然不能以比丘(尼)戒律所规定的方法来忏悔除罪,实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依比丘(尼)戒律所立的作法阡,既然不能实行,那么,就只有采用菩萨戒所建立的取相忏了。

所以,佛教徒,不管是出家、在家,礼佛忏悔是很普遍的事;也不管是犯了什么戒,也唯有礼佛忏悔一法,最为方便了。

但也不可否认,要达到取相忏,并不容易,那么,无生忏呢?同样也不是容易的。还好,除了犯下性罪以及五逆重罪,必须以取相忏、无生忏才能灭除,非得从事那两种辛苦忏法外,其他较轻的恶业,则只要有心忏悔,肯改过自新、止恶行善,也是可以消除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二缶锺惑 二缶锺惑

二缶锺惑成语名称二缶锺惑成语拼音èr fǒu zhōng huò...

二杆子 二杆子

二杆子成语名称二杆子成语拼音èr gān zǐ成语简拼è...

二旬九食 二旬九食

二旬九食成语名称二旬九食成语拼音èr xún jiǔ shí成...

二竖为虐 二竖为虐

二竖为虐成语名称二竖为虐成语拼音èr shù wéi nüè成...

最新文章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念天地之悠悠,...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古诗原文[挑错/...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忧民...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 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

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古诗原文...

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 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

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古诗原文[挑...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古诗原文[挑错/...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古诗原文[挑...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