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上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佛教的忏悔有二个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是事忏,事忏主要是依止我们的信心──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当我们造了身口意的罪业,我们对于这个罪业是非常地厌恶跟诃责,因为厌恶跟诃责这样的一个作用,使令这个罪业的势力得到了减损。这样的忏法,基本上是在业的表层作用诃责,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拔除,所以,当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就很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造罪的可能,所以叫作事忏。我们刚开始忏悔的时候,都是依止这个方法来下手。
第二个是理忏。当我们造了罪业以后,或者我们在拜忏的时候,我们除了有三宝信心的资持,另一方面我们能够生起智慧的观照,观察业的体性,为什么会造业?为什么我们人会造业?树跟桌子不会造业?这个业是从哪里生起的?它造了以后跑到哪里去了?它得果报的过程当中,又起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透过佛陀的圣教量,能够观察业的本性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谓;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观实相,观察到业的真实相,是即空、即假、即中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从根本上,把罪业作一个彻底的扭转,这个叫作理忏。这个;理就是有理性的观照。
因此之故,在我们佛教的修学当中,不仅是忏悔如此,其实像念佛、持咒等所有的行门,也都应该有智慧的观照来当引导,这样的修行才能够彻底地灭恶生善。所以身为一个佛弟子,我们不断地听闻大乘的经论,加强我们对生命的观照,使令我们所有的修行,都能够达到最好的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链接: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上一篇:佛教:科学是什么

相关阅读
- 1 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
- 2 佛祖托梦给妻 厨师改做素食
- 3 佛教经典揭开赌博惊人真相
- 4 佛教的四大吉花有哪些
- 5 佛法无边,大悲水治重症糖
- 6 佛教音乐人黄帅《送别》EP
- 7 佛法中智的解脱
- 8 佛教相信“复活”与“永生
- 9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 10 佛教:科学是什么

点击阅读
- 3 药师经全文诵读拼音版
- 4 求子念药师经怎么回向
- 5 药师经注音仪轨
- 6 念药师经回向给病人
- 7 生病了需要念药师经吗
- 8 药师经有什么作用
- 9 听药师经有用吗
- 10 药师经一天念几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