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际遇是由业果决定的,这一生有福无福,取决于过去有没有积福、造福。因果通三世,今生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受到过去世的因影响,而今生的行为又为来世种下了种子。生命中不要怕被人看不起,只要自己好好努力,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人生大多是目标是追求成功。什么是成功,取决于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很多人把人生就理解为这一生,而这一生最终的归宿是死亡,所以人们会尽力追求有生之年的快乐;然后,又把快乐定义为满足这个身体:吃好、睡好、玩好;而满足这些享乐的直接途径似乎是财富、地位,所以人们拼命为了名利而挣扎。 但是,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快乐不是离得越来越近,而是离得越来越远了。即使满足了自己的欲望,那种快乐也不过转瞬而逝,更多时候我们是被莫名的厌倦和烦躁包围,于是我们感叹:真正的快乐只存在于童年。其实,步步回溯我们迷惑的原因,根源在于对快乐的理解、对人生的认识。 其实,我们反观自心会发现,想解除他人的痛苦而劝解是悲心;若因看不惯而劝诫是嗔心;若因对方不接受而生气,认为我好心劝你,你还不领情,真是无药可救就是执着;不分时机、对象、场合去劝解是缺乏智慧。所以不是简单的执着与否的关系,而是要认得自己的心相,向着悲智兼具的方向努力。 佛法告诉我们,人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身体只是五分之一,人真正的生命在于心识,快乐与痛苦的根源也是在我们内心,心若平静、纯净、安定,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深层的快乐;对人生看得越远、越宽广,内心也才会越清明、坚定。对于修行人来说,成功就是成就慈悲与智慧的功德。 一切都没有,我们往往习惯用妄想的丝给自己织一个牢笼,把自己的心紧紧绑住作茧自缚。培养正念就是消解妄念,如同阳光照耀冰山。
本文链接:佛法中的“成功”学
上一篇:五缸黄金的秘密
下一篇: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

相关阅读
- 1 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
- 2 佛祖托梦给妻 厨师改做素食
- 3 佛教经典揭开赌博惊人真相
- 4 佛教的四大吉花有哪些
- 5 佛法无边,大悲水治重症糖
- 6 佛教音乐人黄帅《送别》EP
- 7 佛法中智的解脱
- 8 佛教相信“复活”与“永生
- 9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 10 佛教:科学是什么

点击阅读
- 3 药师经全文诵读拼音版
- 4 求子念药师经怎么回向
- 5 药师经注音仪轨
- 6 念药师经回向给病人
- 7 药师经有什么作用
- 8 生病了需要念药师经吗
- 9 听药师经有用吗
- 10 药师经一天念几遍好